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659 题号:568836
对下图反映的史实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继续
B.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落后
D.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苏联建国前的沙俄时代,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在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在1917年苏联建成后,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俄国就完成了工业化。其原因是
A.俄国优越的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
B.苏联的集权体制激发了国家潜力
C.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苏联损失较小
D.苏联重工业路线高新技术更新快
2019-07-14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该决议
A.确定的任务和方式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B.在具体实践中分阶段逐步得到实施
C.认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业建设中的困难
2018-10-11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纪德受邀到莫斯科旅行后,罗曼·罗兰认为:“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可见两人共同担忧的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A.出现特权阶层
B.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
C.民众思维僵化
D.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
2017-02-17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