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5722661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协田”。“协”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②生产工具有少量铜器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耕种者多为奴隶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耱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耱”来耱平地面和耱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耱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春秋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
2016-11-27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王祯农书·地利篇》中记载: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林。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惟东西寒暖稍平,所种杂错,然亦有南北高之殊。该记载意在说明
A.元朝的经济重心已在南方奠定B.中国古代的农业南北方差异较大
C.传统农业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D.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
2020-11-02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个体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该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A.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B.大量开垦荒田
C.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D.休养生息政策
2022-01-01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