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6 题号:5726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道光初年,已经开始出现“各省市肆银价愈昂,钱价愈贱”②的现象。一两银子在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值制钱一千文上下,到了道光十六到十八年(1836—1838 年),值到一千三百到一千六百文了。道光十三年(1833 年)江苏巡抚林则徐说:“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此也”。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1830年至1850年,随着世界金融从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普鲁士、法国——随后是美国先后废弃“银本位制”而采用“金本位制”之时,世界白银需求大规模下降了,白银的价格大幅度跌落了。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材料三】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曾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中学历史学科网材料
【材料五】2010年5月美财长盖特纳将访北京,试图说服人民币升值。这将是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近2月来第2次访问中国,他将继续努力尝试说服中国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批评北京的人士指称,中国货币被低估多达40%,这是人为性提高其出口竞争力。盖特纳远避美国国会喧腾要求制裁中国操纵货币汇率,选择默默进行外交。                                          ——百度网新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出现“银贵钱贱”现象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别说明材料三和材料四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4)据材料五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原因。美财长盖特纳可能会以哪些理由来说服人民币升值。
(5)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英民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下同)处投禀,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摘自1843年《虎门条约》

材料二   19431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摘编自胡星斗《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规定英国在华享有什么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规定产生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取得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一个国家司法主权的主要因素。
2021-06-26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0-07-25更新 | 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纳税人会议制度

(注:纳税人会议是从租地会议发展而来的租界代议机构。)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上海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议案选录

1846年召开英租界第一次租地人会议,决定此后每年1月举行租地人会议,负责听取道路码头委员会对于过去一年租界经费收支和市政建设的报告,同时选举新一年度的道路码头委员会负责人员以及处理和讨论与租界地产相关的其他事务。

1852年通过租地人会议的投票规则,规范了会议的表决。

1854年租地人大会批准《土地章程》,成立租界新的管理机构工部局,道路码头委员会结束。

1867年修订《土地章程》,规定“凡控告公局及其经理人等者,即在西国领事公堂投呈控告,系于西历年首有约各国领事会同公议,推有几位,名曰领事公堂,以便专审此等控案。”

1869年决定会议的选举人资格:凡在公共租界租赁房屋并且每年缴纳相应标准捐税的纳税人,均拥有选举工部局董事会董事的资格。租地人会扩大为纳税人会议。

1873年授权工部局向居住在公共租界范围内的外国侨民和华人征收土地税、房捐和货物税。

1881年批准《土地章程》及其《附律》修订案,将许多工部局的权力规定于附律中

1898年增订和修改《土地章程》,涉及“道路基地”、“铁路基地”、“建筑物”“执照捐”等6个条款的内容。

1910年通过并批准《土地章程》附律增添有关公共卫生的条款,如“传染病的通报”、“隔离”、“疫苗接种”等内容。

1919年规定凡在租界范围内印刷、发行刊登有关公共新闻、信息或事件的任何报刊、印刷物品等,须事先向工部局领取执照,并在印刷品的指定位置上印有印刷人姓名及其地址等,违者罚款。


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纳税人会议拥有哪些权力?
(2)纳税人会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租界对近代中国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2019-10-15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