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0 题号:579740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青年大量参军,母送子、妻送郎的场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法西斯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B.日本人爱国热情高涨
C.日本本国利益受到威胁,保家卫国的需要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40年4月,中国政府对日军的战情分析如下:“日军略取沙、宜足以切断中国大江南北之交通线,威胁战时陪都重庆。惟欲由汉宜路进取沙、宜,有受中国襄河部队之阻击。为解除此种侧面痛击之苦囧,巩固我国汉水区域,为防止日军歼灭中国野战军,约以日军击战中国襄河以东部队之算为多。”据此推断即将展开
A.徐州会战B.武汉会战C.枣宜会战D.百团大战
2020-07-30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态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
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
B.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
2019-04-15更新 | 3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决定攻占长江以北各战略要地,沟通南北战场。为此,日军先后调集约24万人的兵力,于1938年1月分别从镇江和济南出发,开始南北夹击华东,国民政府先后调集60万的兵力进行抗击。该战役
A.粉碎了日军速胜的战略企图
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表明国民政府战略重心转移
D.加快国共两党合作的步伐
2019-05-07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