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五四运动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9 题号:57989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没有一战,何来五四?”要认识五四的起源,必须追溯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的中国观和世界观造成巨大冲击。自此以后,民族主义因此成为中国的主旋律,加入国际社会变为平等一员,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但是巴黎和谈的失败,使得这种希望完全破灭,于是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材料二   又有学者从新史料中发现更为重要的动因,是1918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秘密协定,日本给中国军阀政府2000万日元的贷款,以获取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在各要塞驻军,以及训练指挥中国路警的权利。在北京的指示下,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欣然同意”这些条款。日本带着这些秘密条约来到凡尔赛,自信能在山东问题上获胜。留日学生“从日本人学到的近代知识和从他们得到的轻蔑对待,混合了他们自己对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政策的愤恨,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因此,在当时的爱国运动中,他们很自然的走在前列。留日学生爱国斗争对国内的影响,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原因”的观点进行探讨。
(要求:观点明确,充分运用材料及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知识点】 五四运动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一书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按下面3个系统来展开阐释与评价: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一中国的一场灾难: 共产党的解释一在列宁的号召 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洪晓楠、董德福等大陆学者以及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诠释存在着3种不同的五四话语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化派有关五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话语系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阐释”为主题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2020-11-02更新 | 165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其产生于近代这一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也在这一时代喷涌激发、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对外国侵略,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乐章的主旋律。反抗侵略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中国人民除在武力上进行抵抗以外,还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抗击。他们几乎把生活中各种活动都与反对外国侵略联系起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救国思想:“商务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洋务救国、民权救国、革命救国等等。”以“救时、保国、救世”命名的书刊、团体层出不穷。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

材料二   文化本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及其兴起以后,因其能改造环境之故,愈使环境不同。人类遂在更不相同的环境中进化。其文化,自然也更不相同了。文化有传播的性质,这是毫无疑义的。此其原理,实因人类生而有求善之性,智与相爱之情仁。所以文化优的,常思推行其文化于文化相异之群,以冀改良其生活,共谋人类的幸福。其中固有自以为善而实不然的,强力推行,反致引起纠纷,甚或酿成大祸,宗教之传布,即其一例。……居中国而言中国,欲策将来的进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即以迎受外来的文化而论,亦必有其预备条件。不先明白自己的情形,是无从定其迎距的方针的。

——摘编自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绪论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方式,并举例说明。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爱国主义与近代中国文化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6-23更新 | 11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根据《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上表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0-11-1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