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79 题号:5819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被过低估计”的原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轨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追求政治民主是人类社会不断努力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三种“君民关系”观

统治者的地位

民的地位

牧人

牲畜

                            ——据《政府的逻辑——现代政府的制度原理》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支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1)表中哪种“君民关系”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简要说明这三种观念在本质上是否一致。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密尔顿等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如何实践了汉密尔顿的思想主张。
(3)指出1833—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4)联系1895-1913年这一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为实现民主转型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2021-08-24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1921年10月10日,梁启超在天津发表“辛亥革命之意义”,他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中的“周朝革命”是指西周建立的政治制度,请举出西周时期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两例即可)
(2)材料中提到的第二回革命是指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在中央与地方各推行什么制度?
(3)1921年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021-06-24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辛亥革命的功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

(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

(4)关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5)关于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1)阅读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0-01-18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