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1 题号:58978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情况下的,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军事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武汉作为近代较早开埠的沿江通商口岸,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9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后大兴洋务,设立商务总局,提出振兴商务八条,允许民间办厂。1903年清政府出台章程倡导各地设立商会后,汉口于1907年成立商会,两年后武昌也遵章成立了商务总会。当地的传统商人逐步向近代化转变,投身实业救国的洪流中,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抵制洋货、收回利权、速开国会请愿运动中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地方自治改革中,汉口商界闻风而动,组成的各类基层自治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自治组织多以消防、公安、卫生、总善为己任,在推动武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张启社《民国时期的汉口商人和商人资本》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武汉优越的地理位置、工业基础和战略地位,中央先后确定在武汉投资兴建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长江大桥等大型重点项目。一五时期,国家对武汉的工业的授资为5.41亿元,二五计划上升到17.6亿元。在兴建武钢时,全国18个省、45个城市的1000多家企业为武钢制造了各种机械设备,武汉市政府确立了“重点优先、骨干优先、大型优先”的发展方针,如为筹建武钢专门成立支援武钢建设指挥部,同时组建青山区服务于武钢建设。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武汉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由1952年的10.3%提升到1966年的46.4%,武汉市由一个商业比重很大的城市转变成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易福才、涂天向《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武汉工业建设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武汉商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武汉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的原因。
2020-07-14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1、图2是新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经济成就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别提取图1、图2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2021-03-25更新 | 1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节选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有什么样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跃进”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是在哪一事件后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的?这一事件对新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体系?
2020-03-05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