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8 题号:569957
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高中历史必修的内容,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研究课题一:春秋战国的思想
材料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 法者,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有怎样的思想主张?他们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
研究课题二:美国的民主制度
美国“开国之父”们虽然制定的宪法有很多不民主、不平等、不公正之处,但是制衡的治构造都打好了“自由”这块地基,从而使民主、平等、公正这些砖砖瓦瓦可以不断往上添加。
——刘瑜《民主的细节》
(2)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创造了怎样的制衡机构?并指出《1787年宪法》存在哪些 “不民主、不平等、不公正”之处。
研究课题三:19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变革
材料一 严复在《天演论》按语中说,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竞争,“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弱者先绝”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只有兴民权,才能固君权,救危亡”。
(3)上述材料表明了中国仁人志士的哪些思想?为什么当时会出现上述主张?
研究课题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苏联的崛起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新里程,   20世纪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下面选取几个场景。
场景一: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阿芙乐尔号上的大炮向着彼德格勒冬宫发出了怒吼。
场景二: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有一群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上坐着两位来自苏俄的金发碧眼的共产国际代表。
场景三:1921年8月,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克林姆林宫列宁的办公室,怀着极大的热情,倾听列宁畅谈新经济政策。
场景四:1929年5月,苏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讨论的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4)结合上述四个场景,写出苏(俄)联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于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四年,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任期二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据1787年《美国宪法》整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法制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

——据1936年《苏联宪法》整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6年《苏联宪法》制定的背景及其意义

2017-08-23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情况下的,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军事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2016-11-18更新 | 4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解决巨额资金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工业建设是由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与资本主义国家分散地自发地进行工业建设完全不同,建设资金要由国家统一筹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提出了所谓“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理论。普列奥布拉斯基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

材料二   布哈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需要小生产者提供积累,但不能对小生产者实行剥夺,不能通过使农民经济破产的办法来排挤农民经济,如果听任原始积累的骑士去同小生产打交道,就会损害工农联盟。如果对农民实行剥夺和“吞没”的方针,就会使农业衰败,使农民收入降低,而农民的市场容量,是直接决定轻工业、部分地是决定其他工业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社会主义工业中的积累必须同农民经济中的积累问题相联系。如果农民需求缩减,就会出现销售危机,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减慢,而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业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经济的“函数”,而采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主张,无异于“杀掉会生金蛋母鸡”。

——以上材料摘自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主编《苏联兴亡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主张与西方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布哈林反对采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主张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苏联采取了谁的主张,并阐述其影响。
2020-02-02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