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5 题号:59302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   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朝中期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以往几代穆斯林商人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由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

材料三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期间,“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仍在厉行,海禁导致民间海外贸易被迫转型为走私性质的私商贸易。民间海外贸易的需求张力和朝廷政策的矛盾冲突始终贯穿明清两朝。……掩盖在倭寇之乱中的真相是,倭寇有两种,一种是真的日本倭寇,但更多的一种倭寇是东南沿海商民。

在外夷游弋海上,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却在厉行海禁。郑和船队消失后在亚洲海域留下的权力真空,使远道而来的葡萄牙扩张势力所向无敌地控制海洋主导权发展贸易,葡萄牙船队的到来是近代西方扩张的开始。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

——百度百科


(1)比较材料一图一、图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和后果。
2017-09-28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部中国语言史就是一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语言接触与交流的互动史。不同历史时期,汉语吸收的外来词呈现出不同的语源与特征。

材料   秦汉时期,流传下来较早的外来词语,如骆驼、胡瓜、葡萄、石榴等,以日常事物为主。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大量外来词语的佛教词汇传入中国,如阿弥陀佛、和尚、菩萨、瑜伽、因果、世界等。此外,还有西域植物、药物等,如苹果、橄榄、菠菜、甘草等。明末清初,在外来语中科技词汇占绝大多数,有130多种,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医学、地理、军事、政治等。如几何、地球、经度、仪器、对数、椭圆、面积、三角、机器、哲学、经济学、逻辑学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医药、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外来词,其数量和速度都前所未有。如公司、新闻、国会、贸易、铁路、法律、托拉斯、法西斯、来复枪、安培、卡通、华尔兹、酒吧、乌托邦、咖啡、星期、文凭、尼古丁、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纳粹等。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随处可见来自日语的汉字词以及从日语回流来的汉语词。如:干部、俱乐部、取缔、引渡、警察、财阀、特务、议院等。研究指出:“日语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很大,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主要来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前,除一些来自俄语的外来词外,基本没有更多的外来引进,如康拜因、喀秋莎、拖拉机等。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与娱乐的高速发展,中国又涌现出大量的外来词,包括越来越多的借形词。如艾滋病、托福、比萨、的士、迪斯科、霹雳舞、欧佩克、嬉皮士、卡拉OK、WTO等。

—摘编自史有为《汉语外来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大量外来词进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以来外来词呈现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3)有人认为,近年来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18-09-26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21年,汉军大败匈奴主力,取得对匈奴战争的最大胜利,举国上下为此大振。不过,在经济上,中央财政却出现了“用度不足”的危险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涉及产业、流通、金融、税收等多个领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顶层设计意味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对陆路贸易的补充。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宋代海路主要包括: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东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经济改革的条件及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原因。
2020-12-31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