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5942140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说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的第一次新文化运动,那么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欧洲人的第二次新文化运动,两次新文化运动的目的都是通过社会文化土壤的自我改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的新一代欧洲人,再通过这一代新欧洲人来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新欧洲。

——摘编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二   “五四”后期的态度则可以鲁迅和闻一多的某些言论为代表。青年人向鲁迅提出读书的问题时,他的答案是:中国书越少读越好,最好是完全不读;要读便读外国书。闻一多在40年代更为激进,他宣称自己已读遍了中国古书,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要彻底打倒中国旧文化。后期的人往往把“五四”看作是“启蒙”……“复兴”还表示中国古典中仍有值得重新发掘的东西;“启蒙”则是把中国史看成一片黑暗和愚昧。

——摘编自余英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两次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并简述它们的相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分析中国激进知识分子采取该态度的原因。
2020-03-21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1)14一18世纪,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材料一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依据第三种权力,王侯或官府处罚犯罪或裁决公民中的讼争。人们称第三种权力为司法权,而第二种权力简称为国家的行政权。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定会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变成了压迫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4)材料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
2018-12-02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些城市成了欧洲资本主义新文化运动诞生的摇篮,这儿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遗留下来的古典文化遗迹、遗物。在东西方商业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从东方的拜占庭与阿拉伯人那儿传入了大量的古典文化典籍,同时也从东方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文化意识。

——摘编自庄锡昌《世界文化史讲座》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列表

代表人物国籍主要成就或特点
但丁
意大利
《神曲》,文艺复兴先驱
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延圣母》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
拉伯雷法国《巨人传》
伊拉斯谟德国《愚人颂》
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摘编自《文艺复兴——巨人时代》

材料三 莎士比亚还影响了托马斯-哈代、威廉·福克纳和查尔斯·狄更斯等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25部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独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莎士比亚:他的著作《白鲸记》里的亚哈船长是一个经典的悲剧英雄,含有李尔王的影子。在莎士比亚时期,英语语法和拼写没有今天的标准化,他对语言的运用影响了现代英语。

——维基百科全书《莎士比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的主要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析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021-02-23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