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5 题号:598288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11月7日,苏联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但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   1993年6月8日,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大的一次庆祝胜利阅兵式,即海湾战争胜利阅兵式。当时布什总统亲自致词,检阅参加“沙漠风暴”的有关部队。这次阅兵式持续了近2个小时,有10多万观众观看了阅兵式。
——引自《西海都市报》2009年10月11日《世界阅兵仪式巡礼》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11月苏联莫斯科阅兵式的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苏联军民创造了“一个冬天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漫画

材料二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美国参谋长马歇尔认为:“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罗斯福的顾问舍伍德也说:“除非我们迅速行动,否则,我确信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或者德国投向共产主义,或者有可能陷入完全无政府状态。”
——摘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之间的关系,并简述图2所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急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0年6月法国战败到1941年年底,英国陷入反德斗争的最危险时期,处境孤立,且国力衰微。德国实力的增强损害了美国在欧利益。1940年年底,美国两次民意测验中,多数人赞成政府给予英国更多援助。次年5月,即便军事护航会使美国卷入战争,仍有过半数的民众支持政府的军事护航措施。鉴于此,美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通过“租借法案”和国会拨款等方式解决英国购买军火和军用物资的困难。英国以纽芬兰、百慕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空军8个基地获取了美国价值25万美元的50艘驱逐舰,以拱卫英吉利海峡,与德国继续对阵。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我们第一位的忧虑在于大西洋,希特勒是对西半球、大西洋文明的主要威胁。”随后双方达成协定:美军的主要力量将用于大西洋和欧洲地区,因为它是决定性的战场,其他战场上美国部队作战均应有利于这方面的战事。总之,美国及时援助,使英国熬过危险时期,牵制德军部分兵力,减轻德国对苏压力,并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摘编自杜明才《论1940年至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措施及意义。
2019-03-05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一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0年,随着德国闪击欧洲,日本受到刺激和鼓舞,要乘英法无暇东顾之机,加快南进步伐,扩大战果。1940年,二度上台的近卫文唐制定了《基本国策要纲》,要“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了夺取东南亚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日本企图利用这里丰富的原料资源,击溃太平洋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进而扩大中国战场之战果。“要纲”的出笼,标志着日本正式将南进政策视为其基本国策,南进战略开始实施。

——摘编自宋凤仙<《20世纪上半期日本南进战略述论》

材料二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初期,获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暂时胜利。但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日本既无法以南进支持其对华战争,也无法从中国抽身专注于太平洋战场。新的大战使日军的全盘战略陷入被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日本制定“南进”计划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的大战使日军的全盘战略陷入被动”的原因?

2018-05-0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