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交通工具的发展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2 题号:59971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

时间概况
1874—1889清朝封疆大吏为海防、漕运计主张修筑铁路;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兴建吴淞铁路;清政府一方面赎回并拆毁了吴淞铁路,另一方面又允许了作为运煤工具的唐胥铁路的修建,以及孤悬海外的台湾省铁路的兴筑,并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兼领铁路事亨宜。
1889—1903清政府宣布兴办铁路,制定了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批准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芦汉铁路、粤汉铁路、关东铁路、沪宁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借债兴筑;同时,西方列强强行在中国修筑东省铁路、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1903—1911清政府颁布《铁路建明章程》、允许华商集股筑路,由此各省铁路公司纷纷创设,修筑有潮汕铁路、津厦铁路、新宁铁路等民办铁路;1911年清政府以铁路干线国有为名,收回铁路修筑权并出让给外国列强。
1912—1928北洋政府宣布遵守成例,完全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筑路,在其统治期间,年均建成铁路212.4公里,逊于清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1928—1949国民党政府在:振兴实业”的旗号下制定了铁道建设计划和中外合资筑路政策,浙赣铁路、粤汉铁路、陇海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和钱塘江大桥、南京铁路轮渡等重要铁路工程相继建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一方面在中国东北和台湾擅自修筑大量铁路,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关内大肆破坏铁路和利用铁路扩大侵华战争,至(全面)抗战初期,关内铁路23%被毁。

——根据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知识点】 交通工具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天津第一与全国之最(部分)


1866年(清同治五年)在天津设立机器局。这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端,也是中国北方工业的发祥地。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津唐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连接大城市的正式铁路。这也是由天津为出发点的我国最早的一条复线铁路。
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大学——北洋西学堂(天津大学)创建。维新运动之后,天津兴办的新学,已经在各通商口岸中位居第一。
1898年,清朝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天津分行为第一家华商银行。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津的合资银行共有7家,华资银行18家,分行62家,居我国北方各城市银行的首位。
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的《致公报》目前仍在香港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1902年,袁世凯任命赵秉钧在天津筹建了中国最早现代警务系统,创办天津侦探队及天津警察学堂。为中国现代警察制度之先河。
1906年6月2日,清政府投资围城路线线网工程完工并通车。天津是我国最早出现公交车的城市,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是我国内陆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城市公交企业。
袁世凯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天津模仿日本于1907年七八月间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地方选举——“天津县议事会”选举。

从近代化的某个角度出发,选择上表中三条材料概括、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用所选材料加以阐释。(要求:材料选择准确,主题明确,阐释合理。)

2017-05-15更新 | 17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图A、图B,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初铁路分布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4-01更新 | 5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物资载运的工具、联络交通的渠道,还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1-12-17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