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1 题号:6008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
序号
崇拜的人数
被崇拜者
1
153
孔子
2
61
孟子
3
17
孙中山
4
11
颜渊
5
8
诸葛亮、范仲淹
6
7
岳飞
7
6
王守仁
8
4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
9
3
程德全
10
2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
11
1
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
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
12
23
无崇拜者

——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
材料二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
---------------------------------------------------------------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
孙中山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合计: 1056
--------------------------------------------------------------------
          票数               票数               票数                    票数
--------------------------------------------------------------------
列宁          227       威尔逊       51       罗素            24          泰戈尔          17
爱因斯坦   16        威廉二世   12       杜洛斯基     12          华盛顿          11     
甘地            9        杜威          9       俾斯麦     9               林肯               9
托尔斯泰     7        路易·乔治 6       马克思        6            马丁·路德     1
合计:       497
——据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3-5
回答以下问题:
① 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
② 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民意测验的结果的差别如此之大?
③引用上述资料对研究历史会有怎样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3)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
(4)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5)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6)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
2010-10-22更新 | 2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4)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是谁首先提出的?
2019-04-23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理想与现实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革命派是如何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的?
(2)用史实说明革命派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
(3)“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
(4)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2020-03-1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