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6034898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工业化道路除了与西欧工业化相类似,还带有明显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第一,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促使美国的农业生产尽可能采用机器和其他新技术,以节约劳动力。……1920年后拖拉机又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

——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旧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民工进城,进而推进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工业迅速崛起,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发展,解决了农村50%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成为我国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吸引了2亿多优质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这发展。

——宁杭、兆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材料三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跟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农耕文明的再生、农业产业的再造……同时,要用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手段改造农业、工业化成果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

——韩长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材料四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建国到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美国工业化道路的因素。

(2)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西方主要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相关法案主要规定
美国《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年)等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到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初等教育法》(1870年)对5~12岁的儿量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普通学校法》(1872年)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设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共性特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3-07-08更新 | 7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0年,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住在城镇,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加剧了环境污染。利物浦“有许多地方地面起伏不平,都是坑坑洼洼的,坑里积水。死狗、死猪被扔在里头。可是,这里的水被用于烧饭煮菜"。工业时代的废水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实际上污染了每一条大河。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无法从水和空气污染的恶臭中幸免。被污染的生活用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霍乱、伤寒、痢疾与肺结核都是城市中常见的疾病。“煤烟曾折磨大英100多年之久,以煤炭为燃料的城市,诸如伦敦、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等,在没有找到可替代的燃料之前,饱受了几十年严重的空气污染之苦。”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反映出的问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并谈谈启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0-07-14更新 | 8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方在16-18世纪几乎平行进入了商业经济发展阶段,但17世纪英国随着工商业发展的需求,银行、货币兑换市场、贴现所和股票交易所、经纪业以及保险业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英国发生了金融革命。中国虽然在19世纪初期也开始实现了重大金融创新——山西票号的创立与发展,但中国债务市场的不完善以及随后建立的新式金融机构,并没有带来私人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的自由发展受阻。以票号和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中西方早期金融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马建华《政府监管、产权界定与路径依赖》


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19-12-05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