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603791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鸦片战争及其后续耻辱的触发之下,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视野。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某种历史的经验和自我的体察方式来寻求答案。这种多重维度的民族意识支撑了鲁迅一生的思想。鲁迅的民族意识通过对“立人”及“改造国民性”等问题呈现出来。他不能通过一种体系化的政治建构来阐述他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相反,他更喜欢用自己的理性态度和人生经验来与“黑暗捣乱”。鲁迅关注的不是将来的“大同社会”,而是坚守现实世界,并固执地追问国民个体在现世的生存状态。这一点也成为鲁迅与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胡适等政治知识分子的最大不同之处。

——摘编自《矛盾与困境: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特点。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黄炎培(1878-1965),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1918年8月20日,黄炎培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设木工、铁工、珐琅、纽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学生实行半工半读。黄炎培亲订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校训,并进一步明确说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黄炎培是第一个提倡“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的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黄炎培开展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黄炎培开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2019-03-27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浙江嘉兴人,同治年间进士,其从政之初,正值洋务运动勃然兴起之时,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以自强求富成为当时的进步思潮,许景澄顺应历史潮流,广泛借鉴西方先进思想。

中法战争期间,许景澄即上书筹言海防,得到朝廷采纳,在两次出使外洋时,他曾主持勘验“定远”“镇远”“济远”和订购经远“来远”等舰船,以及购买枪弹,为清朝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他还潜心研究各国海军,编译《外国师船图表》供国内参考,并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提出加强大沽囗防卫及在胶州海湾设海军基地等具体主张。他为了实现军事图强以建立强大的外交基础的目标,积极支持国内的改革活动,参与中国近代海军、军港的筹建,提出了整顿海军和改革兵制的具体措施,对于巩固中国海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摘编自张登德《许景澄与晚清海军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许景澄主张加强海军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许景澄对近代中国海军建设的贡献。
2019-05-02更新 | 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开发专家。1960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同年主动申请赴大庆油田从事基层生产实践、科技研究工作。1961年,刚工作几个月就推导出了新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对于大庆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965年首次研制了用钢丝起下的分层测试开采工艺,满足油田生产发展的需要。1985年,主持完成的“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世纪90年代,组织完成了“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攻关,推广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21世纪,提出并组织开展了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高浓度聚合物驱、用三次采油方法开发三类油层以及与化学驱配套的工艺技术等项研究工作。参加工作几十年来,王德民一直在大庆油田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多次放弃了调往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拒绝了国内外大公司的高薪聘请,现为东北石油大学的特聘教授,83岁高龄依然正常授课。

——摘编自犁痕《走进王德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德民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德民所具有的精神品质。
2022-07-06更新 | 2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