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14 题号:604575
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从它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的部分欲望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状况极为复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也造成了一种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三十年代德国的违约行为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将英法两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由以上材料分析,你对绥靖政策是如何认识的?
2016-11-18更新 | 1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的深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材料二:

(a)签订《凡尔赛和约》

(b)忠诚的信仰——希特勒

(c)纽伦堡审判

(d)德总理在波兰纪念碑前下跪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a)与图(b)、图(c)与图(d)的关系。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角度说明,在二战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联合起来”的事例。
2016-11-18更新 | 31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仃。在此之前,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误判了苏联的缔约动机。蒋介石最忧虑的是,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要抉列国对其退让,实际上又不介入欧局,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反之.他最期待的是,日本在侵华战争尚未结束之际,就同时介入欧局,或北进攻苏,或南进掠取欧美的亚洲从民地。因此,蒋介石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速仃军事同盟,即间接促使日本决意和德意结盟,从而使苏联与日本都不能时欧战旁观坐大,苏日战事或不能免。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

——摘编自鹿锡俊《蒋介石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


(1)根据材料,指出蒋介石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及对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2019-03-06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