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6056507

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撼动与挑战

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报酬。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3)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说:“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乃是需要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做出坚定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

(1)(1)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结合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

(3)据(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中国为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2016-11-27更新 | 1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推行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
2022-12-14更新 | 1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1948年联合国首次尝试维和手段,至1992年底,共进行过29次维和行动,主要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和再起,从而为实现政治解决创造条件。1991年底之后的短短两三年内,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规模剧增,达到空前的17次行动,共计8万人员,维和费用高达37亿美元。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有所扩大,涉及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帮助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中国于1989年参加维和行动,目前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第二大出资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第一大维和人员供应国。在安理会举行的维和及相关议题辩论中,中国代表认为,应严格限定在执行安理会授权的任务范围内,联合国维和人员应当“恪守中立原则,避免选边站队,成为冲突一方”。强调在部署维和行动时,需得到当事国政府的允许。还多次指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等是解决冲突根源的要素之一。2013年以前,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主要执行非战斗任务,如工程、医疗等。随着维和实践的深入,中国更关注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民生建设方面的实质提高,并且不希望维和行动或发展援助有附加政治条件。在过去近30年,中国参与的维护行动遍及全球,许多分布在高风险的区域,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根据岳麓版《》教师用书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何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与任务范围会扩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维和理念及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的原因。
2020-01-0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