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6062565
据1937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地主占有大约40%~50%的耕地。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60%~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间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有别
B.不同区域土地政策文施的差异
C.地区间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差异
D.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官僚资本依托政权急剧膨胀
2020-01-11更新 | 1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抗战爆发后,湖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的一些工厂迁到大西南、大西北。到1943年5月底,陕西由之前注册的10家工厂发展到仅纺织厂就106家。这(     
A.抵制了日军疯狂的经济掠夺B.改变了西部工业落后的面貌
C.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023-02-02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表反映了抗战爆发前后四川地区工业发展的情况。据此可知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落后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策略
C.敌后战场得到有力支援D.中国工业布局得到明显改善
2021-07-12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