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共产党宣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1 题号:60665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1

时间历史事件
1734年伏尔泰发表《哲学通信》。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起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11年武昌新军起义。
1917年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和约》。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3年美苏在华盛顿签订《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

——摘编自保罗·布特尔《大西洋史》等

表1为18—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北大西洋区域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时空准确,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科技革命从欧洲兴起后,波及世界,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但是,新机器的重击声和火车前行时刺耳的摩擦声很快回响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然而,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特征并非工业主义的胜利,而是反对工业主义的那些经济群体的最后抗议。知识层面,这一时期见证了支持或批评新兴社会的重要信条的形成。几乎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

——卡根等《西方的遗产》下册


(1)结合所学,指出“此时,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主要依据。试从“经济群体”或“知识层面”任一视角说明“19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特征并非工业主义的胜利”的史实依据。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发明者国别发明成就
1866年德国发电机
1870年格拉姆比利时电动机
1882年爱迪生美国
1893年本茨德国开始生产四轮车
1903年莱特兄弟美国飞机
1859年德雷克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67年诺贝尔瑞典发明炸药
1876年贝尔美国电话机
1894—1896马可尼意大利无线电报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至少两个方面的成就。结合所学,完成材料二中表格的填空,并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材料三   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一战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地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

——摘编自历史选修三8、20页


(3)联系上述材料,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科技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对科技创新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6-03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2021-10-17更新 | 6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象的描述道:“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应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克思关于资本和资本家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06-1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