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34 题号:884064
在学习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的内容以后,一些同学在就人类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的部分发言:
同学甲: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相比,政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从秦朝起,皇帝就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他颁布的命令就是法律,老百姓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可言。到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君主专制也发展就到了顶峰。
同学乙:其实古代西方虽有民主与法制传统,但君主的权力也很大。我听说古罗马的皇帝查士丁尼就曾经在自己出生的八月强行加上了一天,因此八月就变成了31天,而他的尊号也就成了今天英语里的“August”。
同学丙:现代的民主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大宪章》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首先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1871年德意志帝国也颁布了宪法,由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从而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同学丁: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有着严重的阶级性,因而后来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法国工人阶级进行了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而列宁则领导苏联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才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
这几位同学发言的内容中有五处错误,请写出并纠正这五处错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及作用,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9-04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君主专制统治形成和发展的秦汉到强化的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到发展再到强化的过程。但是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无论在哪个方面来看,领域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明清两朝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

——摘编自徐永前《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统治》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但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的不彻底性。

——摘编自道客巴巴《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022-06-30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1776”
“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只做一个守夜人”。1776年3月9日,53岁的英国人亚当·斯密在新著《国富论》的扉页上写出这段话。他可能无从想象,这将是一部注定影响全球未来几个世纪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巨著,在这本鸿篇巨述里,他把人性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洞见到人性的利己心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以此分析“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提出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迅速推动财富的积累。
这一年里,在欧亚大陆另一端——东端的大清帝国正值乾隆四十一年,这个庞大帝国于二月初四日,历经29年终于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完成对川西的控制。十一月十六日,命有关衙署删销书籍。他在谕示中称:“对于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的,应当在销毁之列。”其时拥有着全球1/3的财富,接近3亿的大清臣民,然而两千年的农耕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合力,悄然间将大清帝国日渐突显的自满、自足和保守推向一个充满未知的边缘,宿命式的历史怪圈开始在这个王朝上演,但它依旧浑然不知,仍在神态昂然地卧居于全球一隅。
在大清帝国身后的斜阳缓缓西坠时,大西洋彼岸的一个年青国家——美国,正在兴起。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议会一致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正式建国。《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这一富有历史创见并闪烁着天才火焰的思想已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并成为人们坚守的信念和追求的理想,自此这一可贵的价值理念逐渐在全球广为传颂。在随后的社会发展中,美国正义的社会改革者们,从废除奴隶制到禁止种族隔离再到妇女解放,这一信念和理想相伴其中。而本国国民在反对非民主和公正的统治时,都以此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1776年的世界与当下中国》


(1)根据材料,比较中、美、英三国在1776年所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并概括说明其原因。             
(2)“从某种程度上说,1776年是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在经济、制度、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分水岭。”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8-06-03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