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6071916
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
B.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同时,这一监护应由他们作为‘受托者'代表国联来执行。”这说明委任统治(     
A.解决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符合殖民地居民的发展要求
C.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推动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2023-07-30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波兰走廊”指的是一战后波兰从德国得到的西普鲁士以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确立了列强在西亚的新秩序B.有利于缓和两国之间矛盾
C.激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心理D.彻底解决了两国领土纷争
2023-06-28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美国同时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体现了《非战公约》(     
A.实际功能存在缺陷B.具体执行有灵活性
C.无法阻止一战爆发D.被美国控制和利用
2024-01-24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