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610573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章太炎墨学研究的三次变化,无疑与世道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在维新变法时期归宗儒学,竭力尊孔,虽好先秦诸子,但主要是老庄,且未精读。他曾说“余虽少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其多于法相相涉”,受康有为影响主治古文经学,于墨子治学不多。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对儒家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墨学研究兴于此时,是其彰墨时期。彰墨主要是处于救亡图存与排满革命所需要。此时他的批儒扬墨,还与当时康有为极力提倡的新教改革——创立孔教有关。康有为提倡保皇立宪,反对排满革命;章太炎则强烈主张排满革命,激烈地批判孔教,认为孔教不合中国革命所需;墨教则被认为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具有对统治者的反抗性,有助于革命精神培养。1914年后的批墨和抑墨则是一战后,他对于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后的结果。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加紧侵华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其更加认同儒学,强调经书中蕴含的民族大义与国性修养之道。

——摘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章太炎墨学三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对墨学与儒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顾维钧是近代杰出外交家。他的“联美抑日”政策是整个民国外交的基石。一战后期,美国对德宣战。顾维钧围绕联美主题,向段祺瑞提出随美参战。巴黎和会上顾维钩对“山东问题”据理力争,甚至未经请示擅自公布皖系政权与中日密约。美国要求日本书面保证将来把山东交还中国,但被日拒绝。巴黎和会是顾“联美抑日”政策的第一次验证,“抑日”的目的没有实现,而“联美”的趋势却已形成。两年半之后,顾作为全权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胶济铁路问题,最后议定路产由日本移交中国,中国十五年内还清债务。此外日本在山东和其他特权,基本上由中国收回。华盛顿会议是“联美抑日”政策形成的标志。

顾雄钧的职业准则就是把国家利益与党派利益相区别。1919年他拒签对德和约,开创了在世界列强面前拒签不平等条约的先例,从而为日后逐步清算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1945年旧金山会议召开,蒋介石反对中共代表加入代表团,而顾维钧坚持提名董必武参加代表团。顾雄钧不仅反对党派政治介入外交,同时也反对民众和社会舆论介入外交。九一八事变后,他出任外交部长,认为与日谈判是控制事态发展的唯一方法,而学界和社会舆论则强烈反对。顾对此颇为反感,拒见学生代表。他反对人民外交的提法,认为这是灾难。

——摘编自岳厚谦《顾雄钧外交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维钧“联美抑日”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顾维钧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2020-06-18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胜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曰:“敬受命。”

——《史记·陈涉吴广世家》

材料二   “失期三日五日,谇(训诫);六日到旬,赀(罚款)一盾;过旬,赀一甲。”

——《秦律·徭律》


问题
(1)根据材料一,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是否能够支持陈胜的观点?为什么?
(3)陈胜、吴广发动的起义得到广泛响应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举出三项有关史实)
2020-02-12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战争之初,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摘自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
2016-04-0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