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6 题号:612732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表现在(   
①管得过多,经济效益不高   ②缺乏社会主义民主
③群众的创造性受压抑          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1933年联共(布)十七大,对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并作出了重大修正,规定生产资料(A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5%,日用必需品(B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5%。在二五年计划执行的过程中,А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1%,Б工业为14.8%。这表明苏联二五计划
A.将轻工业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B.未能完成工业部门的计划指标
C.实际调整了农轻重之间的比例
D.仍以重工业为核心和主要方向
2019-02-25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B.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注重发展重工业
2016-11-27更新 | 6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
A.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
B.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
C.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D.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
2018-05-29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