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 魏源与《海国图志》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61448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
阶段时期“西学东渐”简况
第一阶段1840-1860年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二阶段1860-1895年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三阶段1895-1900年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西学东渐与改革开放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问题:
(1)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潮流不断加强,材料二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就是期间的代表性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四位人物代表的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90年代初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简述这一新格局的内容和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文化交流对你的启示。
2020-05-13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示,完成“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活动素材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背景图片

只填写杂志名

历史人物

康有为

陈独秀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科学





(2)左图所示内容是哪一革命政党的纲领?这一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释为什么主义?
(3)右图所示内容是毛泽东在什么时期写的?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革命道路的中心内容。你认为孙中山、毛泽东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2019-12-25更新 | 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编号①、②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2)编号③④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阶级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具体实践分别是什么?
(3)编号⑤人物提出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你如何评价这一活动?
2022-02-1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