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无产阶级革命家 > 邓小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6160131

一位政治家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注:图一是1978年12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英文写着:“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

请完成: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该政治家的哪些重要内容?

(2)这些活动对他的祖国和人民有什么意义?

(3)在此基础上请你对这位政治家做出评价。

【知识点】 邓小平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概述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2018-07-01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主政西南军政两年多,他认为“单就国防问题考虑,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搞好民族团结的前提即尊重少数民族,为此,邓小平提出“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程度有机结合”。经济问题“关键就是首先要使他们在贸易中获得利益,然后帮助他们逐步地从农、工、牧、商等方面发展”。邓小平强调民主改革“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用开代表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针对边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民族隔阂和文化贫瘀现象,邓小平提出:首先要以卫生工作为中心:其二,办训练班着重宣传民族政策:其三,创办民族学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他以后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更强调民族地区的“政策是要着眼于把这些地方发展起来”。

——摘编自雷志敏、张家燕《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的意义。

2019-04-09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摘编自《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二“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2)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两人思想的积极影响。

2015-03-31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