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616692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于1944年10月9日在莫斯科会晤。丘吉尔留下了以下描绘:

我说:“让我们开始处理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事务吧。你们的军队正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我们在那里有利益、使团和代理商。我们别在小问题上相互误解。就英国和苏联而言,你们在罗马尼亚有90%的优势,我们在希腊有90%的决定权,在南斯拉夫各一半,你看怎样?”翻译正在译这些话时,我将这种划分写在半张纸上:

我将这张纸推给斯大林。他拿起蓝色铅笔,在纸上打了一个大勾,又将它推回到我这边。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之后我说:“我们用这种非正式的方式确定了这些关系到数百万人命运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荒谬?我们还是烧了这张纸吧。“不,你留着它吧。”斯大林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和斯大林会晤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和斯大林达成的协议与雅尔塔协议的相似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43年10月27日至1944年1月15日,英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代表在伦敦先后举行了4次谈话会,就战事犯罪之性质、审判法院之类型、证据收集之方法、战罪委员会之组织等进行讨论。1944年1月18日,17国代表举行会议,宣布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正式成立。1944年5月16日,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立远东及太平洋分会,会址设在中国,由中国政府委派代表担任分会主席。其职权是处理审查相关国家提出的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案件及战犯名单,然后提交伦敦总会审核。1946年1月19日,经远东军事法庭检察长季南建议,由美军签署发布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中,对于“破坏和平罪”的定义特别加上了“宣战或不经宣战的侵略战争”,这是与《纽伦堡军事法庭宪章》的重要区别之处。

——刘萍《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成立的作用。
2020-05-20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过去的一百年间,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从未忘却,这百年间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最终构建起全人类和谐共处的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政治精英梁士治、顾维钧等人力主政府出兵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英法等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存在,真正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        A        战役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战争期间,英法大约在华招募了15万劳工,俄罗斯也在华北招募了五万人。赴欧洲西线的华工,近10万人被分配到英国,四万人被分配到法国,还有一万人被派给后来参战的美军。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1943年3月,罗斯福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尽管英国当局持否定观点,但还是和美国一道同国民政府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均表示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指出A处战役的具体名称和英法联军发动该战役的直接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原因。
(2)指出雅尔塔会议在图中①②③④中的哪一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2019-06-29更新 | 1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

材料出洋的华侨,多数都只能与相同方言的人往来,同乡会、宗亲会的组织成为他们最热衷参与的团体。清末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宣传活动,加以清末民初中国的新式教育引进侨居地之后,华侨群体中的家乡观念有所淡化,国家观念加强。1938年,为支援抗战,南侨总会成立,出席会议的华侨领袖来自于南洋各地,出自不同的方言群体,代表不同的救国团体。由此开始到抗战结束,南洋、美洲、欧洲三大洲的华侨在全世界总共建立了3940个华侨抗日爱国团体。1937-1945年,世界各地华侨总捐款数13.2亿元,此外,全球华侨还发起其他各种抵制日本的行动,例如抵制日货运动、禁运废铁运动、马来西亚的日本人工厂之华工罢工运动等,很多华侨甚至亲自回到国内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不少华侨的侨居国也卷入对日战争中,广大华侨在侨居地加入对日作战行列,促成了华侨与当地人民、华侨与盟军人员共同为反日斗争而努力,此时各民族跨越了种族和文化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交流,为战后华侨之融入当地社会做了准备。

——摘编自李盈慧《跨越边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侨参与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侨抗战的影响。

2018-03-0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