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78 题号:617184
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B.农轻重协调平衡发展
C.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苏联成立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2018-04-06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33年联共(布)十七大,对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并作出了重大修正,规定生产资料(A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5%,日用必需品(B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5%。在二五年计划执行的过程中,А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1%,Б工业为14.8%。这表明苏联二五计划
A.将轻工业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B.未能完成工业部门的计划指标
C.实际调整了农轻重之间的比例
D.仍以重工业为核心和主要方向
2019-02-25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A.充分调动了农工的生产积极性
B.完善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借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6-11-21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