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63180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131日,德国人将重新恢复无限制潜水艇攻击的消息通知威尔逊。他们声称,只要在不列颠群岛周围或地中海区域内一发现任何商船,他们就将它炸沉。威尔逊与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且下令武装美国货船。同时,齐默尔曼电报的公布,使许多美国人相信德国人确实是侵略者……在2月和3月,有几艘美国船被炸沉。美国人认为所有这些活动触犯了他们作为中立国的权利,威尔逊最后断定,德国是一种威胁。191746日,国会通过令人振奋的参战宣言。美国之参战将“使全世界民主制度不受危害”。

——摘编自《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并分析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材料二   国联的构思源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最后一点成立国际联合组织。1920110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1922年国联签发南森护照予无国籍难民,最终被52个国家承认。20世纪20年代,国联曾成功地解决一些小纷争,但对于30年代较大的冲突及二战,则显得力不从心。1946418日国联正式解散,由联合国所取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3810月,一场主要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宜昌大撤退开始。从宜昌抢运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600多家工厂,数以万计的抢运入川的专家、技术工人,以及十多万吨物资设备,很快就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命脉,保存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实力、政治实体、工业命脉、教育传承和文化、商业事业的精华,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敦刻尔克大撤退,……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摘编自徐文杰《世界知识》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大撤退的历史作用。(不得抄材料)
2021-03-24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725日《新民报》的漫画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4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材料三   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难,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大敌当前,危机时刻,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找到了共同的利益交集。全国抗战高潮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摘自王远启《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浅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二,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意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2022-11-20更新 | 2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我们须努力引导劳动群众由日常生活的争斗到政治的争斗。目前政治的争斗,自然只是国民运动——排除外力及军阀的运动。

——摘编自《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合作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用一句话说明材料二所示宣言公布的意义,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为这一路线的形成所作的努力。
2020-11-08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