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634401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普金:“当苏联意识到自己正独自面对纳粹德国时,苏联不希望两国爆发直接的冲突,于是就诞生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普京强调:由英、法、德、意四国在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使得成立一个反纳粹同盟的计划破产,这致使苏联被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默克尔回应:条约非法,作为合约签署的另一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周日谴责了这份包含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的秘密协定,同时坦诚德国在二战历史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默克尔说:“在我个人看来,除非你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那些秘密条款,否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会签订这份条约。”“就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这个条约是不正确的,它建立于一个非法的基础之上。”

(注)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后的第一天默克尔访问了莫斯科,与普金就二战历史问题交换意见,影射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并和普京一道为无名二战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外媒:普京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辩解

(1)根据普金总统的谈话指出苏联二战前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中默克尔说“条约非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默克尔这时讨论这一历史问题有什么“潜台词”?你怎么看待默克尔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的举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从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与动荡时代向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转换的重大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就其根本点来讲,是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实际要求与殖民体系构架极不协调造成的,由于制约战争的因素还极为弱小,加之在殖民体系下不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达到开拓生产力发展道路的目标,以剧烈战争手段冲破旧体系的束缚就成为唯一结局……十月革命动摇的是帝国主义的根基,因此,引起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仇视……反苏反共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观念模糊了他们对战争及其战争后果的认识……又扩展到对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漠视。

——韩永利《世界整体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较战前相对良性运转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如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贸易体系,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代表的世界金融体系……反法西斯战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瓦解,用世界战争去瓜分领土、势力范围、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的方式,从总体上讲走到了历史尽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所形成的战后政治格局,改变了战前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大国、强国武力征服基础之上的国际旧秩序,也改变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所形成的总体对抗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战后世界的整体和平……联合国宪章对世界战争发生的教训进行了历史总结,明确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1)结合材料一,指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关系。
2020-04-15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一次大战对所有参战的欧洲国家都是一场灾难,英国作为战胜者也不例外。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从结构上说同德国统一前的欧洲格局类似,两翼较强而中间过弱,不太稳定,而德国强烈的不满情绪又使这种不稳定性大为加剧。一战虽然消除了德国海军对英国的威胁,但欧洲大陆原有的均势也同时被破坏,这反过来又为英国的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因此,战后英国欧洲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调整不合理的凡尔赛体系,恢复德国正常的国际地位及作用,使欧洲格局重新达到平衡和稳定。“(欧洲的)重建既是向前看也是向后看:向前是建立国际联盟,向后是回到1914年前德国被作为平等友好的大国对待的美好日子。”

——张新宇《简析英国对德绥靖政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战后英国的欧洲政策

2020-07-02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据(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改编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结果)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三次民族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019-11-04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