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638503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三:海上(松江地区)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五《蚕桑广类•木棉》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政全书》            《十二气历》                       坎儿井示意图                            代田法示意图     

材料二: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福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018-07-22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 3. 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材料归纳影响其不稳定的因素?
(2)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018-05-11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铸造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牛郎织女》插图


材料三   皇帝之功,勤劳本身,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史记·秦始皇本纪》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清史稿·世宗本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技术上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实行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影响。
2019-03-01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