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5 题号:6485310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清朝传统外交观有所改变
C.清政府谙熟国际外交规则D.清朝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2022-01-08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天津条约》规定:英国钦差、各等大员及其眷属可在京师长期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清政府“特简内阁大学士尚书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各式公文中不得称外国人为“夷”。材料反映了(  )
A.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
B.清政府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京师形成“国中之国”的局面
D.清朝原有对外交往体制遭到否定
2018-01-03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874年,李鸿章主张向日本派驻公使,认为遇事“若先有使臣驻彼当能预为辩阻,密速商办”,“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北京)办理,更为得劲”。这一认识
A.体现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外交主张
B.促使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反映了国人摆脱不平等条约愿望
D.顺应了清政府对外交往的需要
2019-01-28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