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 严复与《天演论》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9 题号:65144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序号代表人物
材料   或观点
1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依据。”
2严复19世纪末在翻译《天演论》时,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3高尔顿在《世袭天才》中指出,必须让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选择继续发挥作用,以防止人种退化。但是,如何才能防止人种退化的争论却衍生出两种政治哲学:一种是贵族主义…….另一种是平均主义。
4张功耀在《达尔文进化论革命的意义》中指出,进化论应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这种学说认为,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进步,社会进步也是一个自然史过程;社会政治制度也有一个适者生存的问题,因此,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终极社会模式。
5程倩春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中指出,“达尔文明确提出,把一切生物都归在所谓‘自然系统’之下的这一伟大事实,如果根据神创说,是完全不能解释的。……使他成为科学史上将自然主义原则贯彻到底的第一人。”
6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指出,我以为科学不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注释: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它认为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数量是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在20世纪衰落,因为生物学知识和文化现象知识的领域不断扩大,足以驳斥而不支持其基本信条。


结合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鲜明,史论一致,结构严谨)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严复是中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他的成长经历充满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6年,14岁的严复参加福州马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入学考试,名列第一。

1871年,19岁的严复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并在“建威”舰实习。随后前往新加坡、槟榔屿等地。次年,严复于扬武舰上实习,前往日本长崎、横滨,台湾等地。

1877年,因表现优异,25岁的严复被派住英国学习海军专业。初入朴茨茅斯学校,后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高数、物理、化学、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和海军炮堡建筑等。留学期间,勤学博览,研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受驻英公使郭嵩焘赞赏。两年后归国。

1880年,28岁的严复被委任为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

1885年,32岁的严复参加福建“乡试”,但不幸落第。

1888年,35岁的严复参加北京顺天“乡试”,再次落第。

1889年,严复升任北洋水师学堂会办,参加乡试,再一次落第。

1890年,严复升任北洋水师总办。三年后,回福建参加乡试,第四次落第。

1898年,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该书问世产生了巨大反响。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据董小燕《严复思想研究》等


对严复的人生轨迹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2-22更新 | 11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留学生和出版机构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6年严复被选派去一所英国海军学校学习。回国以后,为了使人民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严复在1900年前后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严复认为,从秦代以后,传统统治者搜刮民脂,无力提升民智,为了便于控制国家,一直尽力使老百姓处于无知虚弱的状态。严复通过译著,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社会法则、政府分权等理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7年,中国近代最具影响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创办起来。1901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创办该馆编译所,逐渐承担起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新学、沟通中西学术文化的重大使命。商务印书馆着力译介西方社会科学名著,编印了《汉译世界名著》,出版了严复所译的《群学肄言》《法意》等西学著作。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缺乏适应新学制的新式教科书。1902年初,张元济邀请柳亚泉、蔡元培编辑新式教科书。这套“最新教科书”着重汇通中西文化知识,编纂者字斟句酌,苦心编修,开创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用书的新纪元。

——摘编自左玉河《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从学习海军的留学生转变成思想家的时代背景。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推动西学东渐的方式及其主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个人、机构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10-20更新 | 20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维新派效法西方,将“人”视为改造社会的关键,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思想出处
小学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应少做课多游戏,“以养身健乐为主”。中学生身体稚弱,除养体外可重点学习礼乐,“礼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节……乐以涵养其性情,调和其气血,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骸”康有为《大同书》
尚武精神是“急务”,认为“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角抵、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的参与者,应该受到格外的鼓励和嘉奖,从而强种强国《梁启超文存》
“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日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虑之强,三日德行仁义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严复《原强》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维新派的教育思想”,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1-17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