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6554461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这首诗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
2016-11-27更新 | 1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9-06-05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58年筹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时,人们认为:重工业不应受到那么大的重视,而农业和轻工业应该得到较多的投资;改善农村情况,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是很必要的。这表明当时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主动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C.消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D.吸取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2020-04-1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