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6667244
明代有理学家提出“致良知“说,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中的善恶标准
B.政府的道德标准
C.学习得来的科学知识
D.社会通行的法律
【知识点】 陆、王心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圣人不是天生的,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据此可知,王阳明
A.受到李贽思想的影响B.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定孔子是天生的圣人D.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政理念
2020-11-11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宋代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反映了
A.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辨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B.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C.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017-10-01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王阳明主张的是
A.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B.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C.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D.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2020-09-30更新 | 2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