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民间手工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66672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和明朝初年,运官米的海船叫作遮洋浅船,小一点儿的叫作钻风船(即海鳅)。这种船的航道仅限于经由长江口以北的万里长滩、黑水洋和沙门岛(今黄海和渤海区域区域)等地方,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大的风险。制造这种海船的成本,还不到那些出使琉球、日本和到爪哇、笃泥(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加里曼升)等地经商的远洋海船的十分之一。

—整理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编织业原料多种多样,如竹、萁柳、芦苇、麦秸、稻草、席草、藤等。地无分南北,原料所在多有,人无分男女老少,均可从事编织。编织业实为除棉纺织之外,发展最为普遍的农民家庭手工业。

编织品物小利微,然品种繁多,用途广泛,需求量大,对农民生计大有裨益。有些农民自己种植原料。家中劳动力又多,其编织收入就会超过农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清代前期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时期近海与远洋两类海船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代前期农民编织技术的特点。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的经济政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经济对国家发展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盐铁论》记载:西汉时期官营制铁业多用囚徒生产,生产积极性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劣,而且价格高;官府专卖经营导致“器难得”,“善恶无所择”。而民间的制铁业,“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忙季节,他们将铁制农具运到田间地头,“民相与市买”,农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1)结合材料一,以西汉铁制农具的生产销售为例,分析官营与民营手工业的不同影响。

材料二   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含嘉仓反映出当时的军事、漕运、建筑、防潮技艺、粮食管理制度等众多信息,具有重大研究和观瞻价值。

——《洛阳日报2011年11月22日》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图画圈部分中含嘉仓及周边大粮仓的作用及其选址原因。
2019-06-12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甘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楚辞》中的记载说明当时我国已开始甘蔗栽培和加工利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专业的糖坊和糖商,能生产砂糖和冰糖,食糖开始远销到日本、波斯、罗马等地。宋朝时,甘蔗制糖得到大力发展,蔗糖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明代已经采用把糖膏放在瓦馏中淋水分蜜的方法,并开始根据分蜜程度将白砂糖分为五个品级,这是我国在制糖技术上的独特创造。

                                                                           ——摘编自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材料二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熟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糖业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不同时期的矿业政策及其原因。(任选一个时期回答即可。)
2022-07-18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017-04-14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