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4 题号:68996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
农村8.9%
城镇4.5%

—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它不仅采取了……措施,……而且还继续往下走,走到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恢复家庭农场,取代人民公社;在工厂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规模地引进设备和技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政策因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判断中国“走到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时间,并概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步建立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体制、分配体制上的相似之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18-05-08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的伟大梦想,几代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请回答:
(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举出至少两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请写出我国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至少两个。
(4)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请分析中国入世的影响。
2016-12-13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中国与苏联走的都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道路上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也汲取了苏联的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与苏联的工业化都是从各自的五年计划开始的,中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中苏两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个共同点导致了斯大林模式下怎样的弊端?这一弊端在中国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也同样出现,中国当时是如何纠正的?
(2)在赫鲁晓夫和邓小平的领导下,苏联和中国各自进行了改革。改革都首先从农业开始,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有哪些?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什么?(1)苏联解体后,中国汲取苏联改革的教训,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8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