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69459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群……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伊川易传》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何在?
(3)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是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儒学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洁然正气”的人格论,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生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田苗苗《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定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总之,西汉时期儒学虽然推崇孔子,然而他们所说的孔子已经不是本来的孔子;这种神化了的儒学失去了早期儒学的生动活泼的理论思维,成为后来封建礼教的发端。然而,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如果说在伦理学的范围,董仲舒的儒学多少丧失了理性主义,那么,在政治学的领域,他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法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领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使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通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杨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发展孔子儒家学说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

2017-10-23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儒家学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
2019-11-19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影响的原创性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它们相互对峙又相互吸收融合,威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篇章。到了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的局势逐渐稳固,儒、道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儒学定于一尊。

中国思想的演进,正如韩愈、张载所指出,如果儒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融合为一体,就可以“发育万物,峻榎于天”。这个浩大艰巨的思想理论工程,经过韩愈、张载等思想家的送送木石,

到周敦颐、二程(程灏、程颐)和朱,由他们设计构筑,就有了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这是佛教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历经元、明两朝,理学逐渐失去其活カ,17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一批有思想、有创见、有鲜明个性、有深厚学养的思想家,如王夫之、黄宗羲、顾亭林等,他们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演变的特点。
2020-12-0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