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1 题号:6992534
下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幅宣传画。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对“三线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实现了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C.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D.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63年,处于低迷中的鞍钢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双革运动,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这场革命被毛泽东称为鞍钢宪法,对这场革命有利的社会环境最准确的是
A.中苏结盟关系发展
B.抗美援朝胜利的鼓舞
C.八字方针推行
D.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18-12-03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2020-06-07更新 | 3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左”倾错误
B.缓解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借国际形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020-01-17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