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皇帝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7340134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它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的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依据材料一,概括“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材料二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的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向,志得意满,耽于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的压迫人民,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包括哪些具体制度?和前代相比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2020-10-20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提取图1~3三幅图片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图4所示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意义?图4到图5说明了政治制度有何重大改变?这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3)图6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2020-10-20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数千年华夏文明,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未艾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儒家之仁义礼乐,对于治国治人,有其优越性的一面,故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持守。至于治心,佛学从理论到实践有一套比较精密、细致的办法,使儒学相形见绌。这一点由上述韩愈辟佛限于佛教之迹而无法触及佛学之心,李翱试图从理论上建立儒家的复性理论而不得不取资于禅宗二例即可证明。”宋儒“始自出议论”。宋初,振作士风、砥砺名节的代表是范仲淹。范仲淹一生三次因谏议而遭贬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一次比一次更光荣。

——摘编自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论述》

材料三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儒学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复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2019-12-2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