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医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73997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市)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
(3)综上所述,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知识点】 医学解读 印刷术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提出“阴阳不调,疾从外来,病由心生”,认为人与自然失调产生病因。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流行,张仲景践行“医乃仁术”的信念,奔走于民间,救民于水火,并撰成《伤寒杂病论》。

唐代孙思邈有感于百姓因病受困,疾呼“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其名著《千金方》30卷记载800多个药方近千种植物药,形成中医“号脉问诊,按方抓药”的基本治疗方式。历朝的太医院重金刊印医书药著,《神农本草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唐本草》《本草纲目》等3000多种中医著作流传至今.

——摘编自乔远山《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等

材料二   17世纪,维萨里医生通过实体解剖创立人体解剖学。18世纪以来,关于病菌感染、外科手术、细胞病变等方面的研究使西医获得巨大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显微镜、听诊器、血压计、电动体腔镜、化学验血剂、手术操作台等不断出现,战争频繁使阿斯匹林、盘尼西林等化合药大量使用。19世纪中后期,西医在我国得到广逆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国家卫生部中专设中医司,先后将20多万中医从业者安置到各类医院,开办中医进修学院,培养了数百万名“赤脚医生”,深入广大农村为群众治病。1955年,北京中医研究院成立,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开发中成药。

——摘编自陈竺《西医与中医的对话》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医与近代西医相比具有的典型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省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重视中医的意义。
2020-10-01更新 | 1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020-01-20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唐朝重视医疗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对医者行医诊治也颁布了严厉的医药律令。武则天当政时重视医学,曾诏令御医张文仲“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共得“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表上之”。唐玄宗时期更颁布“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并亲制开元《广济方》颁示天下,以体恤民疾,以预防或治疗流行病。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疗制度建设的显著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0-07-23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