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9 题号:7444661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日关系虽有所发展,但两国间的安全困境却随着中国的实力的增长、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和美日双边军事同盟的重新定义而变得愈发难解。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当对安全的焦虑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即使较高水平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关国际机制的存在也不可能保证和平”该材料反映了
A.安全焦虑使中日之间不可能实现长久和平
B.两国间的安全困境决定了两国的外交走向
C.新时期中日两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D.各种现实问题制约着两国关系的继续发展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1864年2月,总理衙门奏请拨款印刷《万国公法》。次年2月,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300部《万国公法》被分发给各省督抚参考备用。这反映出当时
A.地方督抚仍是清政府外交的主要承担者
B.总理衙门在中枢体制中拥有崇高地位
C.政治体制变革推动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
D.清政府对走出“华夷秩序”做出尝试
2020-11-03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63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其中一个是亚、非、拉,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指欧洲、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和日本。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材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A.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B.日本和西欧具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实力
C.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美苏冷战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017-10-19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888年,时任驻外大使的洪钓指出,外交官最好从学习外语的学生中择优选派;1804年,出使欧洲的大使薛福成主张,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必须要懂国际形势、国际公法等。这反映出晚清时期
A.外交管理体制结构完善B.外交思想呈现开放趋向
C.外交人才培养目标明确D.上层官僚深谙国际规则
2020-06-05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