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7456360
1937年10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如我与倭寇妥协,无论至何程度,彼少壮派侵略之宗旨必得寸进尺,漫无止境。一有机会,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而不止矣。”这表明蒋介石
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理性地看到了中日民族战争结局
C.希望速战速决争取战略主动
D.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知识点】 全民族英勇抗战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2019-08-11更新 | 4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关于“平型关大捷”到底毙伤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有日本网页介绍此战新庄部队损失为“指挥官新庄淳以下43人战死,34人负伤”。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看,一万和三千都不大可能。据日本资料考证,一千比较可靠。这说明
A.历史记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B.中国方面统计的数据准确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D.相关各方统计的问题不同
2021-03-17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陈云在1938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描述道:“抗大在武汉登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没有汽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千里之外都来了……西北旅社住的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这一现象表明
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B.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
C.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的转折
D.抗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取得成效
2018-10-15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