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746946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

——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材料二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的对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导致美国对华态度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访华带来怎样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   《新华网》                                                                      


材料二: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到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外交凸显合作共赢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这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一贯追求,符合当今时代潮流,为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   《新华网》   


材料三: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并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文艺演出,欢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初夏的北京,草木葱茏,生机盎然。长安街两侧,红灯笼高挂,星光璀璨;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一组组嵌有祥云、如意图案的立体花坛绚丽多姿。……

                                                                                             ——   《新华网》               


(1)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概括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请尝试概括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2018-03-01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自古以来,一些政治家的名言记录时代,泽被后世。回答下列问题。

(1)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是指什么人?结合所学,指出雅典城邦“全体公民”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2)近代以来,“世界之潮流”和“人群之需要”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列举孙中山“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主要活动。

(3)请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果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
2020-03-18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 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以往强硬的战略已难以奏效。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缩。刚刚上台的尼克松提出了以“实力”“谈判”“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的成功实施,即使美国改善了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又使美国在亚洲实现了战略收缩,采用以越制越的方式,设法使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出脚,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美国以此也缓和了国内外的矛盾,并集中力量加强与苏联在欧洲与中东的争夺。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使美国在从权力顶峰下落中获得一定的缓冲,极力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

——《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遏制战略”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霸权能够在世界体系中达到鼎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台的,并指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变化。
2020-07-31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