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74755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5—1933年,苏联大规模从西方引进本国急需的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

这期间,苏联是西方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约购买了世界机器和设备总额的1/3,第二年这一比重又增加了一半。据统计,在1929—1932年期间,苏联进口了25亿多卢布的技术设备。据斯大林1933年同美国记者杜兰特谈话时说,到1933年底,苏联为购买技术设备共举债14多亿卢布。同期,苏联对外贸易也相应逐步上升,到1930年达到最高峰时,对外贸易额为16.43亿卢布,比1924年加了2.5倍。

——摘编自《苏联史》《斯大林全集》

材料二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含部分相互重叠的商品

——摘编自《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201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主要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动工。

材料二   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019-07-13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问答题

材料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50—8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列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何在?9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何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90年代初,也进入了“关键期”,但中国及时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有何表现?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突破有何共同之处?
2020-08-13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全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三: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改革方面是如何“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的? 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1-10-18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