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官营手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0 题号:7534312
《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粵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
A.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
B.特别注意产品生产地域分布
C.导致各地经济交往密切
D.呈现出产品区域化发展特征
【知识点】 官营手工业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考古发现了商代遗址内大都有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规模较大,所出产品多为礼器、装饰品和生活工具,而这些遗址多是当时商王国和诸侯国的城邑。这一现象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体现了贵族统治的特权
C.满足了礼仪制度的需要
D.促进了官府手工业发展
2019-05-29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干预
C.不依靠农业D.以私营为主
2016-12-13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明初建立了匠户匠籍制度,工匠分轮番匠和住坐匠两种。轮番匠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住坐匠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据此可知,该制度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导致官营手工业对市场的垄断
C.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制约了手工业技术创新与传承
2020-06-08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