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新三民主义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76132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业计划》亦名《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实业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专著。1919年用英文写成,并译成汉语。全书包括自序、篇首、六大计划和结论等几个组成部分。自序讲作者写此书的动机和经过。篇首概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第一计划至第三计划主张在中国沿海修建三个深水港,并且以三大港为中心,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由沿海至内地整修水道、修建铁路、公路、开发资源、移民垦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第四计划是铁路计划,主张按中央、东南、西北、东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修建十万英里铁路,组成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第五计划是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计划。第六计划则是开采煤、铁、石油和其他矿藏并设置采矿、冶金等设备制造厂的计划,也即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计划。结论部分总述实现实业计划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促进世界文明的作用,呼吁“国际资本家为共同经济利益”予以协助。

——摘编自孙中山《实业计划》等


根据材料,提炼出孙中山的一个经济思想主张,并加以评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湖南永州·二模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新三民主义解读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151920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
19211949三大政策、“星星之火”、持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1-07更新 | 159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意思,推清政府统治,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实现民族革命。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使地主不能因地价上涨而坐享其利。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防止出现贫富严重对立为目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前者强调耕者有其田,后者强调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问题:根据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发表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符合逻辑。)
2021-02-05更新 | 4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摘编自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复兴”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引用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12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