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76777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驱夷之论,既为天下所废而不可行,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彼日本非不深恶西洋也,而于西学,则痛心疾首、卧尝胆求之。如非此不独无以制人,且将无以存国也。而中国以恶其人,遂以并废其学,都不问利害是非,此何殊见仇人操刀,遂戒家人勿持寸铁;见人积粟,遂禁弟子不复力田。……天下大势,既已日趋混同,中国民生,既已日形狭隘,而此日之人心世道,真成否极之秋,则穷变通久之图,天已谆谆然命之矣。继自今中法之必变,变之而必强,昭昭更无疑义,此可知者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

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相同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当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与中国的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时候,急迫性曾是具有感染力的情绪。然而 超前愿望规划的改造中国的行动,没有一次不在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面前碰壁。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反映的思想潮流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结合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021-01-15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型的新式学堂最早是由西人创办。到1860年,基督新教在华办的各类学校不下50所。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与此相适应,当时中国的旧式书院约有4500所,就读秀才有90万,童生约200万。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材料三   康有为指出:“夫因(八股)文体之极弊,而欲废四书文者,过激之说也。……厘正文体乃以尊四书,变通流弊乃以符旧制。其为事至顺,其图变至易,其所关至大,其收效至神。”

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及类型。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时期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科举制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在变法中的体现。
2019-09-04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材料一: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竞争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简单地说:这个方案是要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对付西洋人。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后来又是不彻底地实行。为什么不彻底呢?一则因为提案者对于西洋文化的认识根本有限,二则因为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制度及时代精神不容许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前进。同时代的日本采取了同一路线,但是日本的方案比我们的更彻底。日本不但接受了西洋的科学和机械,而且接受了西洋的民族精神及政治制度之一部分。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以期民族精神及维新事业得在立宪之下充分发挥和推进。变法运动无疑地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因为西太后甘心做顽固势力的中心。满清皇室及士大夫阶级和民间的顽固势力本极雄厚,加上西太后的支助力,遂成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潮。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和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西洋化、反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在辛亥革命之后,很多有识之士对辛亥革命的现状不太满意。他们很不满意,感觉为什么革命之后,国家的政治、社会现状还不如清朝。不满意就找原因,他们认为我们的启蒙不够,中国人没有经历一次比较深刻的思想文化的变革。所以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开始做启蒙工作,比如章士钊办《甲寅》、陈独秀办《新青年》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所说的“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中的“变局”指什么?“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指什么运动?“这个方案是要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对付西洋人”反映了该运动的领导者持什么思想?

(2)如何理解材料一说的“变法运动无疑地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3)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民方案的核心主张。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的进程呈现的特点。

2017-07-06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