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7713697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尼亚,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同年10月,同盟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巴尔干各民族获得解放。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合约,同盟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了了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讲同样的语言”,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与独立,“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美)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理性情感,而另一方面它的非理性即自私、狭隘、利己和排他性却盘根错节于民族主义的肌体。这种二律背反,使得民族主义在国际格局中的演变中始终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欧洲民族主义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2)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018-03-26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1890至1918年间在位)执掌国政后不久开始执行“世界政策”。它主要代表了德国大工业家和大地主把德国从大陆强国变为世界强国的渴望,同时也混杂了思想界对中世纪大一统性质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旧。……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释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扩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端胶澳租界大清国大皇帝已允将胶澳之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先以九十九年为限。……德国所租之地,租期未完,中国不得治理,均归德国管辖,以免两国争端。

第二端铁路矿务等事中国国家允准德国在山东盖造铁路二道……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相距三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

第三端山东全省办事之法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最终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0-05-04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俄国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深感不满,于是联合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强迫日本交出已到手的赃物,此事被日本视为奇耻大辱,日本遂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国大举入侵东北并拒绝撤军,摆出独占我国东北并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1902年日本与英国缔结同盟,这样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了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太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2018-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