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宋元的商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78071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期(960—1126年),东北、西北边陲曾长期受到契丹、西夏威胁。北方金的统治势力崛起后,迫使赵构南迁商丘建立起南宋,随后偏安于临安(今杭州),形成宋金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宋初,四川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使用铸币携带不便,故商人私造楮币以代之。这种楮币即为交子。起初,由益州(四川)16家富商联合发行,后因发行人破产事故常争讼不息,政府遂禁止私人发行,改为官办发行。

北宋神宗元丰后,曾发行大量的交子、交钞、钱引等纸币。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置京西北路交子所,专管交子通行事务。崇宁四年(1105年)改交子为钱引,罢诸路交子务,惟四川如旧,除闽、浙、湖、广,一律通行。南宋时期,纸币行使逐渐遍于东南诸路,两淮、荆州及四川地区。

——摘编自刘小兰《宋代纸币的产生、发行及制度沿革》

材料二   民国元年,沙俄趁中华民国初建,妄图攫取蒙古。当时中国百废待兴,财政极度困难,言兵无钱。此时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2月6日向全国发布了《钱币革命》的通电“行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之困难”。孙中山认为:纸币是比金属货币更具弹性的一种货币,中国财政紧张和金融恐慌往往源于金属货币本身的缺陷。因而现代国家必须采用更具弹性的纸币作为交易媒介。具体办法:“严禁金银,其现在作钱币之金银,只准向纸币发行局兑换纸币,不准在市面流行。”

          

——摘编自戴建兵《一个时代货币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货币思想及实践评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纸币发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实行“货币革命”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和民国政府货币政策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由西汉博望侯张骞首次开辟,在唐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可以借助夏冬季风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期。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方面,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在国际方面,“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一带一路”就是要在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轴线基础上,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它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
2021-08-24更新 | 10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
秦汉117 (全国)1048.355.7294%
魏晋南北朝122 (北方)
215 (南方)
1167.73.8590%
隋唐124 (北方)
328 (南方)
1450.926.42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 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017-11-29更新 | 1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960年到1280年,也就是从北宋到南宋这段时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80%,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0美元增加到了600美元,增幅是三分之一。同一时期,也就是从960年到1280年,欧洲的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只增加了四分之一,不管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欧洲都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朝建国后,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公元987年,宋太宗派宦官八人,分四路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来华贸易,首先续通了唐时自广州——越南—印尼—大食(阿拉伯)的海上商运航线,而后开通了明州(宁波)、泉州到日本及高丽的航线。到宋哲宗时,将密州(诸城)板桥镇开辟为贸易港,北可到高丽、日本,南可通南海各港,内陆可与内河漕运相连接,是当时一条重要的河海贸易线路,加上宋哲宗时增开的泉州可直达阿拉伯各国的航线,使宋朝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于一贫《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与税收管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两宋时期这些变化在国内经济发展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
2022-12-07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