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对外交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6 题号:781513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
B.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
C.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D.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
【知识点】 对外交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由本国颁发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下图是1897年清政府颁发的护照,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外交开始向近代转变
B.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外交主权观念的增强
D.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2019-05-13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5年,日本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并促成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签订。同年,中国政府确定了贸易、渔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对日工作计划,日本对此积极回应。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打破了美国遏制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
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
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2022-05-13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说:“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命题人注:《使西纪程》)。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暖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版,才算完事。”直到1891年郭嵩焘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该书的遭遇反映了
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顽固势力强大B.洋务派的主张不合当时中国国情
C.郭嵩焘过于夸大和赞美西方文明D.洋务派主张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2020-03-0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